​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新闻聚焦
行业技术
首页  >  新闻聚焦   >  行业技术  >   详情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产业分析报告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行业研究智库 | 发布时间: 2022-02-25 | 11596 次浏览 | 分享到:
由动力驱动、可重复使用、利用空气动力承载飞行、可携带有效载荷、在远程控制或自主规划的情况下完成指定任务的航空器……

政策:日韩率先顶层设计 UAM 产业,我国略有落后

我国无人机行业已上升至国家战略,行业高增长格局早已确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将无人机产业纳入到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定位和国民经济战略地位,给予长期的、稳定的支持。《“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是国家出台的首个关于无人机行业的重要支持政策,意味着该行业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行业高增长格局已经确立。 

对于城市空中交通 UAM 产业,2020 年日韩将其上升至国家层面,明确了关键时间节点。相比之下,我国尚未顶层制定发展规划。在日本内阁第四十次“未来投资会议”上通过了日本《增长战略跟进计划》,这个重要计划相当于日本国民经济的“十年规划”,将指导日本政府未来十年的产业 政策制定和政府投资方向,为 2021 至 2030 年的日本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制定了总体发展目标。其中,首次在国家层面制定了无人机及“飞行汽车”的战略规划。无独有偶,2020 年 6 月韩国土地、基础设施与交通部(MOLIT)发布了城市空中交通(UAM)规划方案,成为第二个在国家层面制定UAM 产业政策规划的国家。 

技术:我国无人机技术国际领先,率先发布载人无人机

在无人机技术方面,我国早已对各民用领域作出共性技术需求判断,这为我国 UAM 产业打下坚实技术基础。在工信部的《民用无人机系统发展路线图》中,对于共性技术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1) 机体:轻质化机体结构,优化气动性能设计。材料技术的发展令新型轻质材料、智能材料逐渐应用于航空器结构设计,使结构轻质化、变体结构等具备应用前景,为提高航时性能和载荷能力提供基础。同时,抗坠毁能力、在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以及结构的开敞性和外场可 维护性对于民用无人机十分重要。此外,抵抗恶劣天气条件、应对复杂应用场景和地势起降条件的适用性和生存能力也是民用人机普遍共性需求之一。

2) 动力系统:无人机系统的核心,需要高效率、高可靠、控制简单的装置设计。由于无人机任务载荷较重,所需航程较远,所以对功率提取有较大需求。为满足对续航能力的要求,在保持机上设备动力供给的情况下,动力装置可以通过增加功率和减少发动机重量;或者采用低油耗率的设计。同时,依靠关键系统的备份设计和多裕度设计可以提高动力装置的可靠性,以保障飞行安全和任务的顺利进行。为调试方便,使用维护简单,动力装置设计及无人机的电气、通信接口也需要尽可能的简单。

3) 控制导航:智能自主化是无人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之一。面向未来信息化需求的智能无人机系统,其智能自主化的特征体现在环境的自动感知与理解、威胁规避、自主规划与决策、自主运动控制以及任务的自主执行等方面。其中,环境感知和理解是实现自主控制的基础,自主行为决策与规划技术是实现自主行为能力的核心。

4) 数据传输系统为实现人机紧密结合,需要依靠数据链技术和地面控制站建立实时高效的图像及数据传输系统。数据链需要具有抗截获、抗干扰能力,实时传回监控目标影像,使指挥中心能够及时监控现场;同时,数据链也要记录飞行数据,在遥控控制信号丢失时可完成自动返航。地面控制站作为人机接口,主要实现对飞行器的控制、任务控制、载荷数据分析和系统维护等,关乎着无人机的飞行安全。因此,我们需要稳定可靠、实时高效的数据传输机制以满足海量数据实时通信需求,同时也要确保飞行数据具有直观性和易操作性。 

降低成本、注重实用是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民用无人机产业将以“政府引导,社会主营”为主要模式,形成以生产企业和通用航空企业为主体的多种经营方式,逐步建成国内无人机应用产业链。根据《民用无人机系统发展路线图》,产业体系协同化、消费产品个性化、行业应用专业化、研发升级智能化、运营服务精准化是民用无人机的主要发展趋势。

在广东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深圳为主的中国乃至全球民用无人机产业发展领头羊,为我国率先发布载人无人机打下深厚技术基础。摩根士丹利在 2018 年发布的蓝皮书中表示,由于考虑到技术和政府法规的重大不确定性,保守地估计城市空中交通行业将到 2030年才会开始发展。但是,2016 年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发布的全球首款载人级全自动无人驾驶飞行器——亿航 184,为城市空 中交通行业开启了新篇章。亿航全自动飞行器已经成功进行了 2000 多次载人及不载入飞行测试,为商业运营做好了准备。同时,亿航也是全球为数不多实现量产销售的 eVTOL 公司。2019 年亿航累计销售载人级自动驾驶飞行器(AAVautonomous UAV)61 架,相比之下,2018 年仅为 3 架。

2.2 UAM 未来:多方位优化产品,加快商业化节奏

城市空中交通产业的供应商不仅需要制造智能飞行器的能力,还需要具备构建集中式平台支持商业运营的能力,以及全面精通航空、通信、计算机、材料科学等跨学科的技能。目前来看,电池高成本、机体材料轻量化、优化机体构型是 UAM 行业商业化的亟需解决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