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俄罗斯军用无人机项目综述
来源:知远防务评论 | 作者:知远防务评论 | 发布时间: 2024-03-22 | 4087 次浏览 | 分享到:
当前,俄军的无人机包括了侦察、打击、通信中继等多种类型,能够在复杂环境下执行多种任务……


导读: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军用无人机事业陷入了停滞状态。进入21世纪,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俄罗斯开始重新审视该领域的重要性。在叙利亚和乌克兰战场上,无人机表现出的高灵活性和强适应性让俄罗斯看到了其在现代战争中的巨大潜力。于是,俄开始重新加大对军用无人机的投入,积极研发新型无人机,并努力提升其性能和技术水平。当前,俄军的无人机包括了侦察、打击、通信中继等多种类型,能够在复杂环境下执行多种任务。

本报告综合整理了包括图-123、图-141、图-143、飞翼-1、图-243、黄蜂-1、熊蜂-1、副翼、羊茅草、前哨、哨所、海鹰-10、猎户座、牛郎星、“鳐鱼”与“猎人”、立方体、柳叶刀、石榴石、快子及天竺葵在内的各种型号前苏联/俄罗斯无人机发展情况,详细梳理了其具体技术参数及作战运用。

前苏联在20世纪60-80年代研制生产了早期的军用无人机。1964年,图波列夫设计局生产的图-123“鹞鹰”无人机开始服役,“鹞鹰”是用于战区级航空侦察的消耗型无人机,由于使用成本过高,于1980年停用。

同样由图波列夫设计局生产的图-141“雨燕”无人机于1974年首飞,1979年开始服役。几乎与此同时,该设计局还生产了图-143“航班”无人机。这两型无人机是美军无人机的对应型号,分别用于战区和战术侦察。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这两型无人机都无法提供实时情报信息,仅能在执行完任务返航后提取照片和录像带。

1982年,第五次中东战争期间,西方在电子设备、指控系统、发动机以及其他无人机相关技术的优势首次受到挑战。苏联向叙利亚援助了图-143“航班”,以色列则使用了塔迪兰公司的“獒犬”及以色列飞机公司的“侦察兵”无人机进行战术侦察。

“獒犬”及“侦察兵”的大部分特性如今已成为战术型无人机的标准︰轻质复合材料机体、机腹下方旋转球体内安置摄影机或红外传感器、地面控制站可远程操控无人机,实时监视战场并下载侦察情报资料。

第五次中东战争后,苏军开始加大无人机方面的投入。1983年,苏军成立第924无人驾驶航空中心,下辖无人机部队,负责新型无人机的测试和预服役工作。

苏军同时在两条技术路线上推动军用无人机发展。第一条路线是喷气式侦察无人机,代表作为索科尔设计局的крыло-1(“飞翼-1”)型,以及图波列夫设计局的图-243“航班-D”。图-243是图-143的改进型,换装了先进的机电和侦察设备,航程扩大到接近两倍。这两款无人机可以实时传输图像数据,使苏军能够更快地获得侦察信息。苏联的其他设计局,如米亚西舍夫设计局(已解散)、苏霍伊设计局和卡莫夫设计局,也进行了重型侦察甚至战斗无人机的研发。

第二条路线是活塞式发动机轻型无人机,主要用于45-60千米范围内的战术侦察和炮兵侦查。雅科夫列夫设计局设计的Шмель-1(“黄蜂-1”)型侦察无人机于1983年开始服役。差不多十年后,同样由该局设计的ПЧЕЛА(“熊蜂”)系列无人机开始服役。

几年的短暂高速发展期后,随着80年代末苏联国内形势的恶化,刚刚起步的无人机项目陷入了较长的停滞期。1991年,伴随苏联解体的是军工行业的四分五裂、订单丢失甚至是财政断供,这对20世纪末期俄罗斯无人机项目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尽管“航班-D”和“熊蜂”等项目得以完成,甚至依托苏联时期的零部件储备制造了少量无人机,但这些无人机的服役大多停留在文件层面,几乎没有交付部队使用。

在两次车臣战争中,“熊蜂-1T”曾执行过几次作战任务,但由于技术状态不稳定以及工作寿命有限,后续俄军没有大规模将其投入侦察任务。截至“特别军事行动”发起前,“飞翼-1”和“航班-D”没有得到任何实战机会。

新世纪初,可以认为俄罗斯在无人机方面落后于美国和其他战略竞争对手20年,俄军工企业没有研发动力,俄军对于服役时间长、可靠性不高的苏联造无人机也总体持消极态度。但部分新成立的俄罗斯私营公司却开始踏足无人机市场。

最早成立的一家公司是“ЭНИКС”(艾尼克斯)航空,成立于1988年,注册地为鞑靼斯坦共和国。该公司从成立起就致力于无人机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纯国产设计方案及软件系统为主要卖点,主要用户为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内务部等强力部门,也包括俄军军事情报部门及防空部队。其生产的E-17系列无人靶机被俄军列入采购名单,但销量最好的是Элерон(“副翼”)战术侦察无人机,主打产品为“副翼-3”,另有“副翼-7”、“副翼-10”、“副翼-16”等型号。“副翼”系列无人机定型于新世纪初,2012年开始为俄罗斯陆军批量生产。

第二家私营公司为扎拉航空,2004年由亚历山大•扎哈罗夫在伊热夫斯克成立。该公司于2006年推出了首款小型多用途无人机,俄罗斯警察部门成为扎拉无人机的首批用户,不久后,该公司开始向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和俄罗斯其他主要石油天然气公司提供无人机,用于管道和输电线路检查。由于扎拉无人机大量采用从国外进口的商用机载电子设备,当时俄国防部对此并不十分重视,认为其难以融入俄军的指控及通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