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政策法规
首页  >  政策法规  >  详情 
飞翼无人机异军突起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 作者:张翚 白海慧 陈朗 | 发布时间: 2024-04-01 | 286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来,飞翼无人机快速发展,不少国家相继立项或推出新近研发的此类无人机……

这些研究与探索,以及已投入使用无人机所彰显出的效能,吸引了不少国家先后加入研发飞翼无人机的行列。

法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瑞典和瑞士6国联合研发了“神经元”隐身无人机,该机据称具备雷达和红外双重隐身能力。

英国则研发了“雷神”无人机,据称其能超远距离飞行,具有自动防卫能力。

俄罗斯先是开发出外形酷似飞镖的“电鳐”无人机,又在此基础上研发了S-70“猎人”无人机,后者成为世界上首款投入实战的较大型察打一体飞翼无人机。

伊朗近年来动作不断,先后推出一系列“见证者”无人机,如“见证者”-141/161/181/191等。

土耳其、韩国、印度等国也在积极发展飞翼无人机,试图在该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雷神”无人机。

 

“见证者”-191飞翼无人机。

“拓能”“进化”之路刚刚开始

和采用飞翼布局的其他有人战机一样,这种设计所带来的隐身、大升力等特点,使飞翼无人机的发展前景相当广阔。可以预见的广阔舞台以及巨大的应用潜力,反过来又推动了飞翼无人机的发展。当前,飞翼无人机正朝实战化、易操作、智能化等方向发展。

更加实战化。凭借独特的造型,飞翼无人机天然地具有一定“穿透性打击”能力。未来战场上,在解决了航程、载弹、灵活性等问题之后,飞翼无人机大概率会承担起当前隐身有人战机的部分任务,因此实战化是其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

体现在航速上,飞翼无人机将飞得更快。这一点,从飞翼无人机后掠角的变化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早期的RQ-170无人机后掠角35°左右,能长时间续航和达到亚音速;稍后的“神经元”隐身无人机后掠角55°左右,能跨音速飞行,具有较强机动能力;近年来追求超音速突防能力的飞翼无人机,后掠角大都超过60°。隐身能力是飞翼无人机的看家本领,但随着反隐身手段的增多,飞翼无人机的隐身能力只有继续“进化”,才能提升战场生存力。俄罗斯的“猎人-B”机尾喷口由最初的可收敛喷口改成注重红外特征控制的扁平喷口,各个辅助进气口也被归置成机尾左右两个经过重新设计的进气口,就是为了提高隐身性能。从实战化的角度来分析,未来飞翼无人机的探测器和天线都可能采用共形设计,以进一步降低其可探测性,适应实战要求。

更易于操作。当前,把很多国家的研发人员挡在成功研制飞翼无人机“门槛”之外的,主要是飞翼无人机的飞行难以操控。这是因为,影响飞翼无人机飞行的因素既复杂又多变,这种多变反过来又使其飞行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因此,今后的飞翼无人机研发势必会在这方面用力,一是通过全面、深入、详尽地“诊断”,摸清各种因素作用的过程与后果,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使操控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到位,让飞翼无人机的飞行更加稳定、安全。二是通过大量的试验与论证,使学习操作飞翼无人机的程序更加简明、动作更加简单,达到易学易用的程度。

更加智能化。当前无人机的发展,在经历了人工遥控、自主飞行控制阶段后,正渐渐向“自主任务控制”阶段迈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同样会惠及飞翼无人机。这是因为,当前飞翼无人机的定位大都是作战型无人机,有的还被赋予“忠诚僚机”的定位。无论是充当“忠诚僚机”还是更大程度上的自主作战,都必须让其先“聪明”起来。因此,新一代飞翼无人机必然会变得更加智能。未来,“高智商”的飞翼无人机可能会与低成本消耗型无人机、“蜂群”作战无人机等搭配使用,共同构成适应强对抗环境的无人机谱系,在智能化战争中发挥作用。

供 图:阳 明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军工天地,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