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 市场现状与自主发展研究
来源:尖兵之翼
|
作者:国防科技工业
|
发布时间: 2019-08-14
|
12028 次浏览
|
分享到:
PLC控制系统主要由控制器、逻辑组态软件及监控组态软件组成,通过逻辑运算、顺序控制、状态推演、定时、计数等功能,实现对各类机械电子装置的控制。
自主创新解决方案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2017年6月,PLC作为网络关键设备被纳入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的《网络关键设备和网络安全专用产品目录(第一批)》,从而加强对PLC产品的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推进及国内PLC市场规模的迅猛发展,国内一些企业采用自主创新的思路,研发了安全可靠的系列PLC产品,并逐步进入该领域。 自主创新 为解决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部件受制于人的突出问题,同时避免芯片、程序等后门、逻辑炸弹等隐患,PLC的自主创新需求首先是打破国外厂家PLC的垄断,其次是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芯片、嵌入式系统、编程组态软件、计算机平台等关键部件研制自主PLC产品,从而从芯片、固件、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多个层级形成PLC 控制系统完全自主可控的生态链,满足我国重点领域核心装备和基础设施中各类控制系统的应用需求,提升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控制系统的自主可控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安全可信 由于工业控制系统的使用环境较为封闭,因此使用中往往更注重功能的实现,而对安全的关注相对缺乏。可信计算是为信息系统构建安全可信的计算环境,提升系统的免疫力的一种信息技术,适用于数据、操作等具有较高确定性的应用场景。PLC控制系统和可信计算相结合将是未来PLC信息安全防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如针对PLC控制系统网络化的边界安全问题,可基于控制系统环境的可信状态、连接者身份确认并结合工控系统中通信方式,进行可信判定处理,根据可信连接方法、可信状态评估模型,可以解决工控系统中网络安全访问问题。安全可信PLC可提供更强的诊断与故障处理能力,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采用安全可信系统架构可以确保体系结构可信、资源配置可信、操作行为可信、数据存储可信和策略管理可信,从而达到积极主动防御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