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点任务
围绕地空协同承载空间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适航审定能力、领军企业培育、场景推广、产业政策支持等方面集聚综合要素,重点实施“四大行动”。
(一)实施载体平台完善行动,着力优化低空产业生态
1.推进“一核两区”产业载体建设。建设符合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和工业级无人机总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测试试飞、取证交付全产业链的特色产业园区,配套试飞跑道等基础设施,开放相应试飞空域,打造上海低空经济特色产业园(金山):核心区(高新区智能装备产业区内)占地约297亩,重点布局研发总装、飞行测试和应用服务、适航检验、创新孵化、科教展示等功能,加快建设测试试飞跑道和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包括停机区、机库(兼顾生产制造功能)、eVTOL起飞区等。拓展区(高新区内)占地约1650亩,重点布局无人机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制造等功能。配套区(高新区为重点,辐射全区产业园区),依托金山现有产业链资源,打造若干先进材料、关键零部件和专业服务等低空经济配套产业集聚区。【责任单位:区经委、区规划资源局、区发改委、区交通委、高新区、相关街镇(园区)】
2.推进空域航路设施建设。在现有常态化飞行空域基础上,加快拓展测试适飞空域。推动金山-龙华机场、金山-嵊泗等7条航线常态化飞行并积极拓展新航线。建设满足低空飞行器安全运行需求的气象基础设施,加强低空气象监测和预报服务。结合区域特点,规划建设不同类别地面起降区和小型分布式起降点,联动专业运营商共建地面数字新基建。【责任单位:区经委、区交通委、区规划资源局、区发改委、区气象局、区数据局、高新区、相关街镇(园区)】
3.推进产业功能平台升级。强化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合作,扩容完善“一基地七中心”平台功能,重点升级三大类专业化服务平台。低空飞行服务平台。建设具备覆盖更广区域的低空监管、交通和商业服务能力“三位一体”飞行服务中心,形成低空飞行服务中心2.0版,协助空管机构统筹实施无人机空域管理、飞行申报与审批、飞行动态监视、无人机交通引导与控制。适航审定中心平台。构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适航审定与适航安全能力评定相关的通信、数据链路、动力、结构等实验室,建设低空航空器适航检验检测中心,协助相关部门开展工业级无人机适航安全能力评定和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适航审定工作。应用推广服务平台。加快发展无人机培训服务,提供从飞手培训、考证、实训到企业定向用工的全链条服务。【责任单位:区交通委、区经委、公安金山分局、区市场监管局、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