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
​​新浪微博
会员登录
关于我们  |   商务合作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创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 2018 京ICP备16044150号-1                       

跨界 · 融合 · 服务 · 创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新闻聚焦
热点资讯
首页  >  新闻聚焦   >  热点资讯  >   详情
举办“无形截击” 反无挑战赛地区也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来源:阿拉善盟行政公署网站 | 作者:阿拉善盟行政公署网站 | 发布时间: 275天前 | 3652 次浏览 | 分享到:
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拓展“低空+多元化”应用场景,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近日,阿拉善盟行政公署办公室也正式印发《阿拉善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充分发挥阿拉善地域和净空优势,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拓展“低空+多元化”应用场景,提升创新服务能力,积极申报自治区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培育打造国家级低空飞行器测试基地、无人机适航试飞基地、通航专业人才培育培训基地、低空旅游集聚区,统筹推进阿拉善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应用场景上,《方案》提出围绕公共服务类、生产作业类、消费服务类3大领域,打造10个低空经济典型应用场景。加大对低空飞行服务的购买力度,鼓励将低空应急救援、社会治理、监督检查、生态监测等公共服务类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畴。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支持开展低空物流配送、航拍测绘、农牧林水等生产作业类服务项目。鼓励发展低空文旅、低空短途客运、低空教育培训等消费类商业化应用场景。

方案全文+图解

阿拉善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的通知》要求,抢抓低空经济密集创新和高速增长的战略机遇,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新赛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创新发展、多元发展、服务边疆的阿拉善盟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制定本方案。

一、 发展目标

充分发挥阿拉善地域和净空优势,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布局低空经济产业,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拓展“低空+多元化”应用场景,提升创新服务能力,积极申报自治区低空经济先行试验区,培育打造国家级低空飞行器测试基地、无人机适航试飞基地、通航专业人才培育培训基地、低空旅游集聚区,统筹推进阿拉善盟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基础设施。规划建设5个通用机场、低空飞行综合服务站,到2026年布局建设100个覆盖工业园区、景区、苏木(镇)、嘎查(村)等重点人口聚集区的临时起降场(点),根据需求和条件,适时开通2—3条周边盟(市)机场通用航空短途运输航线。加快推进低空智联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安全监管体系,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低空基础设施。

(二)增强产业集聚效应。充分挖掘阿拉善左旗通勤机场、〇五一、飞艇基地潜力,依托航天、航空等优势,打造阿拉善左旗通用航空产业园,将阿拉善左旗培育成国内最大的无人机试验测试基地及小型固定翼飞机试验体验基地,积极推进阿拉善右旗通航研学训练基地和额济纳旗桃来机场无人机实训基地建设。支持阿拉善左旗英雄会场、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和额济纳旗胡杨林等景区打造低空旅游集聚区。支持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引进落地低空制造企业,大力发展低空物流配送,基本形成阿拉善盟低空经济产业全面发展新格局。

(三)推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以低空空域灵活高效使用为目标,科学精准划设阿拉善盟低空空域,建立军民协同、灵活转换、无缝衔接的低空空域使用模式。加强“军地民”工作协同,建立高效安全的低空飞行常态化属地管理体系,结合各旗(区)空域特点,分类划设低空适飞空域,为场景建设、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积极开展低空立体交通红绿灯融合飞行系统试点研究应用,满足各类飞行服务保障需求和飞行安全监管需要。

(四)丰富应用场景。围绕公共服务类、生产作业类、消费服务类3大领域,打造10个低空经济典型应用场景。加大对低空飞行服务的购买力度,鼓励将低空应急救援、社会治理、监督检查、生态监测等公共服务类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畴。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支持开展低空物流配送、航拍测绘、农牧林水等生产作业类服务项目。鼓励发展低空文旅、低空短途客运、低空教育培训等消费类商业化应用场景。

(五)提升创新服务能力。鼓励企业联合院校和科研机构建设低空经济创新平台,共同开展研发、测试、验证、培训等一体化科研与应用。培育引进低空经济产业科技型企业,支持初创企业开展低空经济科研活动,利用阿拉善盟资源区位优势,开展低空立体交通引领建设,用好国家新政策,打造西部“沙湖峰谷”低空经济综合试验区,不断完善形成符合阿拉善盟实际的低空经济发展服务新模式。

二、重点任务

围绕发展目标,将低空经济纳入阿拉善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低空经济产业园区、示范基地等规划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提升产业规模效益。支持各旗(区)结合产业发展特点、资源禀赋等条件,建设低空经济特色产业集聚区,加快低空飞行在各领域的应用,促进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一)统筹完善规划体系落实国家、自治区低空经济相关政策规划,深入挖掘盟域低空空域资源,结合全盟低空空域需求,合理规划通航机场、低空综合保障基地及垂直起降点布局,开展低空空域及低空航线网络的规划设计,部署低空交通管理系统,编制《阿拉善盟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加强与自治区空域管理、行业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军地民协同管理机制,明确各运行主体在空域管理、运行使用等方面的权利和责任,确保阿拉善盟低空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二)推进共建基础设施推进全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实施,依托骨干通用机场完善配套通用航空基础设施,构建阿拉善盟低空地面基础设施体系,分阶段推动各旗(区)建设具备低空飞行器起降、备降、停放、能源补给等功能的通用机场、起降场(点)。重点提升阿拉善盟三旗机场通航作业能力和水平,提高阿拉善左旗通古淖尔通用机场运营保障能力,推动阿拉善左旗乌力吉口岸和阿拉善右旗塔木素通用机场建设,开展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沙漠和阿拉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在旅游景区、医疗机构、公路沿线、枢纽场站、重点林(牧)区及自然灾害高风险区建设具备低空飞行器起降、备降、停放、能源补给等功能的直升机临时起降点和无人机起降场(点),鼓励在商业区、公园、露营点、大型社区、邮件快件处理中心等区域建设无人机物流配送起降平台。

(三)探索“低空空域管理+低空经济发展”新模式开展盟域低空空域航路航线划设研究,绘制低空数字空域图和目视飞行图,统筹利用城镇和区域低空空域资源,满足域内公务飞行、物流运输等各类飞行活动需求,协调军队、民航等管控方合理设置管控范围,依托技术措施优化适飞空域,推动适飞空域贯通成片。探索建立低空空域融合飞行管理服务机制,提升飞行服务能力,依托自治区低空综合监管服务平台,建立空域一站式审批流程,为各类飞行活动提供安全高效服务保障。筹建全盟“低空经济平台公司”,整合各行业、各领域低空应用需求,创新探索合作新模式,统筹使用各类资源,创新开展各类低空飞行应用服务活动。

(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积极推进国家级大型无人机测试试验基地建设,从技术支撑、标准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为测试企业提供从测试试验到产品应用的全流程服务,实现测试、认证“一地通办”。支持阿拉善职业技术学院加强校企、校校合作,推动产教研深度融合,引进高新技术人才、高层次专家队伍,在航空器制造、低空运营、飞行保障等领域,助力阿拉善盟打造产教融合的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高地。提升通航产业服务能力,建设无人机综合实训室。申报CAAC(中国民用航空局)无人机驾驶员执照考点和民航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考点,开展无人机专项培训和考证。加强与行业协会联系,成立“内蒙古航空运动协会无人机业务分会”、“通航和应急行业协会”和“退役飞行员俱乐部”,搭建展示推广交流合作平台,承办阿拉善低空经济发展大会。探索低空经济科研创新,孵化培育一批链主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

(五)培育低空衍生产业结合拉善通航和支线航空发展机遇,以低空物流、低空文旅等服务业发展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布局低空经济相应装备研发制造、应用场景等产业。围绕特种钢、高品质镁合金、石墨烯等新材料、新工艺加大产业培育,利用新能源基地优势,加大在高性能电池、碳纤维复合材料、轻质合金等产业链的培育与研发,壮大新材料、新型电池等市场主体,为低空制造提供基础支撑。支持飞机拆解、翻新、改装及部件制造,加大对无人机和智能航空器企业扶持力度,为低空飞行器研发制造企业提供服务。鼓励发展飞行器托管、租赁、维修维护服务,提高低空飞行器使用效率与保障能力。引进国内外成熟优质的低空经济飞行器等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无人机、小型载人机、滑翔机、动力伞、热气球、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配套研发制造和总装等产业,打造阿拉善盟特色低空经济产业生态。

(六)拓展低空应用场景

1.扩大公共服务类应用场景

(1)低空+应急救援有效整合盟域各航空运输企业及直升机运营单位的资源,引进高层建筑消防系留无人机系统。以森林草原防火灭火、高层建筑灭火、工矿企业安全、医疗救助、交通事故处理等为重点,加强“航空应急救援力量一张网”布局,构建空地一体、布局合理、协同高效的高质量应急救援体系。开展森林防火、汛前巡坝、巡库、行洪、草场返青、地质地震灾害监测,结合遥感数据处理、建模和应用分析技术方法,完成应急救援和灾情评估任务,为灾害预防与救援方案制定等各项举措有效落实提供保障。做好空中紧急医学救援工作,协调周边地区医疗机构(银川、兰州、酒泉等地医院)做好急危重症病员转接,畅通空中医学救援通道。

(2)低空+国土测绘推动低空航空测量、矿产探测、国土空间规划、城乡建设、土地、矿产资源执法等领域的技术应用。引导测绘技术单位,增加航空测绘专业类别和作业范围,升级航空测绘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鼓励矿山企业和地勘单位使用低空无人机开展矿区现场勘查、矿区地形图测绘、遥感影像数据生成等技术,及时发现采矿过程中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为采矿设计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开展低空测绘,获取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建立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数据库,支撑自然资源“一张图”、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利用数据分析结果对不同区域的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切实推动严格执行国土空间规划。

(3)低空+社会治理充分利用无人机在空地一体化服务中的优势,在交通、治安、应急、消防、水务、林草、文物保护等安全巡查以及有关监督检查场景中应用,提升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执法保障能力及水平。在各社会治理领域运用无人机开展进行日常巡逻,对市容秩序、违法犯罪活动、破坏林草文物等行为进行全方位监测,进行拍照取证,实现空中监督检查,加快响应速度,提升管理效率,赋能基层治理。加强“黑飞”打击整治,维护低空飞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