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的是,不同国家对冲锋枪的定义也不同。突击步枪因适合单兵冲锋时使用,我国习惯上称之为冲锋枪。例如,我军曾大量列装部队的56式冲锋枪,其实是属于突击步枪。
要使某些事情变得复杂是非常简单的,但要使它变得简单却非常复杂
苏联轻武器设计师斯帕金说过这样一句话:“要使某些事情变得复杂是非常简单的,但要使它变得简单却非常复杂。”斯帕金的成功正是将之前复杂的冲锋枪变得简单起来,他设计的波波沙冲锋枪创新简化了枪械结构、零部件和加工工艺,并从中可以看到德国、芬兰冲锋枪的身影。
作为二战中大规模使用的冲锋枪,波波沙冲锋枪配备的枪械构件可用“极简”二字形容,在量产阶段发挥出巨大优势。看似简单工艺结构的背后,暗藏着设计师的聪明才智。
1939年,苏芬战争爆发,芬兰军队使用索米M1931冲锋枪,充分发挥近战火力优势,让苏联损失惨重。对此,斯大林要求加快新式冲锋枪的研制工作——打造性能接近索米M1931冲锋枪,又便于量产。
斯帕金受领研发任务。仅1年时间,波波沙冲锋枪诞生并装备苏军。如果说索米M1931冲锋枪凭借的是芬兰人精益求精的制造工艺,那么波波沙冲锋枪只有两个字——简单。简单的设计理念,使得波波沙冲锋枪只有87个零件。这些零件均采用钢板冲压、焊接、铆接制成,大幅缩短了枪械生产周期。
波波沙冲锋枪装备苏军后,受到官兵的青睐。他们评价说:“在恶劣环境中,波波沙冲锋枪极其耐用。”
二战时,苏军装备数量最多的是波波沙冲锋枪。但还有一种波波斯冲锋枪,比波波沙冲锋枪设计得更为简单。当时,列宁格勒被德军包围,苏联守军急需一种可立即使用的冲锋枪。一名苏联枪械设计师临危受命,仅利用在列宁格勒里所能找到的材料,在波波沙冲锋枪基础上设计出了波波斯冲锋枪。
简单归简单,波波斯冲锋枪更具创新性。如果说波波沙冲锋枪还存留不少过去冲锋枪的设计缺陷,那么波波斯冲锋枪代表着一种彻底颠覆的设计。它不仅冲压化程度比波波沙冲锋枪高,还一物多用,许多零件都承担几个功能,设计集成化更高——仅用一块特殊形状的铁片和一根销钉,就让波波斯冲锋枪的枪管节套与机匣实现前后、左右、上下、旋转多个方向固定,还没有用到任何切削加工件,足见设计师深厚的技术功底和强大的想象力。
枪械性能提升靠的是设计师的创新智慧。随着科技进步,设计师仍在不断开掘着新的冲锋枪研制思路:德国MP7冲锋枪凭借小口径、高初速的优点,做到了破甲于转瞬之间;俄罗斯PPK-20冲锋枪的枪身虽短,却对其他附件“兼容并蓄”——枪口装有快速拆装接口,方便安装消音器,护木上有皮卡汀尼导轨,两侧有短导轨,可以用来固定瞄准镜等装具;APC9K冲锋枪在机匣尾部安装了液压缓冲器,进一步减小枪机后坐力,使该枪的最高射速可以达到每分钟上千发。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斯帕金的那句话,就不难理解其深刻内涵:一款枪外观上的“简单”,以及性能上的先进性,恰恰源于设计师的高超设计。枪械设计的最优解不是最复杂的,发现最优解却往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闪耀着设计师智慧的光芒。(石峰 谢润昌 贾浩蓝)
以上内容为高博特编辑选取的军工天地,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